1)3.三_小太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见湄贵人莲步轻移,虽已来迟,却仍走得不急不缓——这倒不是她故意无礼,只因她头上戴的金簪乃是一整套的阁楼人物,即便工艺上极力追求轻巧,加在一起分量依然可观。

  皇帝只瞥一眼,便被那满头金灿灿晃得眼花头痛:这妮儿也太不懂事,好丢他的脸。

  在众多意味不明的注目中,湄贵人自己也渐渐觉出不妥来,有些后悔没有听两位嬷嬷的劝。但她又有什么办法?原以为既是皇后千秋,大家不说争奇斗艳,总要打扮得新鲜些。她现今虽得皇爷的宠些,究竟品级在那里,顶级的宝石哪有她的?连这套簪子也是皇爷不久前才赏的,虽耗费人力些,但金饰总不算如何贵重难得。

  谁想,还是碍了旁人的眼。

  她行动虽缓,但还是坚持着走到皇后席下,行大礼道:“奴奴来迟了,实在该死!还请娘娘勿要怪罪。”

  皇帝实在不满了,斥责道:“大好日子,说话也没个忌讳。”

  湄贵人越发把头埋得低了,恨不得一头插.进地里一般,皇后见了,温言道:“好啦,皇爷既说是好日子,何苦这样说人小姑娘。”又转向湄贵人:“起来去坐罢。和你姐姐们说话去。”

  湄贵人这才千恩万谢地起身入座,其他嫔御因有皇后发话,也不好过分冷落她,一时气氛尚为和睦。

  既是行的家礼,到此时也就可开宴了。皇帝特意为皇后准备了几样奇巧西洋玩意儿,正有意叫人呈上来,却听杨太后忽然开口:“既是皇后生辰,我也备了一份礼。”

  皇帝有些纳罕地朝她看去,却见她招来跟着她的嬷嬷,附耳交代了两句,嬷嬷便告退离去了。

  皇帝又用眼神询问皇后,皇后显然也不知情,微不可查地摇摇头,得体地向杨太后致谢道:“那就多谢太后美意了。”

  片刻,杨太后派去的嬷嬷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内侍,共同抬着一只雕漆小箱。

  及至皇后跟前,嬷嬷行了礼,便示意小内侍将箱子打开:里面分了数层,可向四面展开。

  里面是一套四时十二景的牙雕挂屏。

  此物一出,别说是在座妃嫔们,就连皇帝都微微吃了一惊:父皇当真是把私库都交给这杨氏了。

  四时十二景原是极常见的题材,几乎已成滥觞,要想脱俗,就全看作画人的风骨了。眼前这十二扇屏画,其中气韵绝非寻常匠人能有,必然是出自哪一位大家之手。

  殿中竟是一片静默,半晌,还是贤妃最先开口:“呀,真是我见识浅,这样好的牙雕,竟从没见过。”

  杨太后便道:“这还是我刚入宫时,先帝赏赐的。象牙这东西不就是一年更不如一年么,你又何必说自己见识浅呢?”

  忆起往事,杨太后眉目间也鲜活起来,指一指其中一扇挂屏:“那时我才是个贵人呢,这一幅月夜弹琴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