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三十四_小太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皇帝醒来,忆起昨夜之事,撇开心中莫名的千思万绪不提,毕竟算是同杨太后开诚布公过了,想来二人往日间的一概恩恩怨怨,大致都可以了却。

  这之后须要他勒令的一件事,便是让八王休妻。

  皇帝其实心里知道,自己这同胞弟兄今日这般不像样,都是他自个儿的缘故,赖不得旁人。

  然而他这做兄长的、做帝王的,又能把他那“臣弟”如何呢?思来想去,只能怪身为八王妃的人,既不温顺,又不贤良,枉顾先帝之寄望,难担劝谏之职责,实应避让贤路,另择佳者——他得让老八长这一个教训:再不痛改前非、任性妄为,殃及的皆是他至亲至爱之人。

  旨意一出,满朝哗然,却也不乏暗中拍手称快的。

  “活该!”至于杨太后,则是连半分掩饰都不屑,到底将这二字评语派上了用场。

  她坐在镶嵌着大幅玻璃的窗前,正有一针没一针地给偷炭郎绣鞋儿:猫儿的穿戴自有宫人伺候,她不过是找个解闷的由头罢了。

  倒是赵嬷嬷略有不忍,朝着脸上一贯带着和善笑意的席嬷嬷搭言道:“听说静礼郡王戴着那牦牛毛缨的白冠,捧着盛水的托盘,里头搁着一把剑①,在外头月华阁、皇爷的小书房前铺着藳席,已经跪了快小半天儿了。”

  席嬷嬷没接话,见杨太后手里的鞋面已绣到了鸟眼睛上,便伸手递了一枚米珠,稳稳地穿进细线上,作点睛之用。

  “莲姑这些人下场如何,想必你们听说的比我清楚。”杨太后收了针线箩,让秀儿、冬儿两个小的去把偷炭郎抱进屋来,好试穿鞋子,随即才道:“这天和宫里头,若再有违逆了皇帝,被查出来的,我不过是没脸,那个人,却恐怕是没命。”

  赵嬷嬷吓得脖子一缩,再不敢起这悲天悯人的滥好心。

  杨太后看了可厌:倒不独因为她,而是自己心中都纳罕——如今竟替皇帝说起话来了。

  她道理上通得很:既然皇帝对自己也算是坦言不讳,往后二人可谓泾渭分明、原应各自度日,当然不必再针锋相对,可是——

  她说不明白,这心中究竟是何滋味。

  但她确实难以忍受这样无故的烦闷。晨起时落了一霎秋雨,如今地面仍未干透,天和宫的庭院里满是阴湿萧索的气味。

  原来她仍旧是不喜欢西苑的。

  杨太后想了想:“咱们去看看皇后罢。”

  皇后不在凤仪宫。出了这样的事,她自然不能坐视不顾。

  杨太后便对随行的冬儿道:“你陪着付嬷嬷在这儿等着,皇后回来时,你就往德嫔那里告诉我一声。”

  付嬷嬷下意识地拦到:“娘娘这时去清怡阁,不是瓜田李下么?”

  杨太后笑着安抚住她:“嬷嬷放心,我有分寸的。”

  她根本没想过去清怡阁。她是想去鹿鸣宫看一看。

  席嬷嬷没有随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