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五十章 心狠手辣_超级动物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声不如人家,场地不如人家,效果不如人家,放映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如果票价再和人家差不多,用屁股想都知道,观众会选择哪家影院。

  如果不提高票价,打廉价牌,那这就是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人家赚到了钱,不断的更新设备,换更好的设备,长河影院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即便有桃园集团最初的注资,最后依旧会沦为和现在一样的窘况。

  “所以说,关键点就在你说的那四个字上:标新立异。”

  苏铭道:“比钱比豪华,我们不是人家的对手,名气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做大,现在唯一的改变的,只有从放映内容下手。长河目前的设备,足够支撑大部分电影的效果,暂时不需要有大投入。”

  而且苏铭还有个么有说出口的理由。

  侯龙涛说的是现实,烂片能赚到钱,而且是大把大把的赚钱,但这就意味着好看的电影赚不到钱嘛?

  会不会是因为,院线只能观众提供了一种选择:烂片,所以观众只能去为烂片买单。想看好一点的电影也找不到地方看?

  并且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国内市场的消费群很复杂,年龄层次、欣赏水准、偏好有五花八门,有喜欢吃甜的,也有喜欢喝辣的,苏铭眼中的‘烂片’有它的受众群体,同样,那些好看的电影,应该也有一定规模的受众。

  长河影院不是院线,仅仅是一家电影院,不需要几百万几千万的庞大受众,只要有一部分,哪怕是一小部分观众愿意接受,就足够影院扭亏为盈。

  沈言和数据统计组和蔡理明的市场调研组一直在开展一项合作,根据直观的票房显示,这几年来,国内票房虽然总体趋势一直在提升,但去年和今年的提升幅度却明显降低,尤其是今年,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三个黄金档期,上映的所谓‘商业片’数量过去年两成,总场次接近去年的倍,但是总票房,却和去年持平。

  蔡理明的市场调查给出一个结论,这有点类似香江九十年代的电影黄金时期,电影泡沫忽然破裂的前夕。香江电影从9o年代初进入黄金时期,只要有名导演、名演员,甚至连剧本都不用看,就能拉到大投资卖出高价,以至于电影圈纷纷捞块钱,烂片迭出。

  到了9o年代中后期,香江电影水准下降到了最低谷,本地观众的耐心和信心被挥霍殆尽,再加上一些政治方面的因素,电影泡沫破裂,电影市场受到重创,本地电影的寒冬期至今未过。

  目前大6也遇到类似的情况,自从第一步所谓的好莱坞级别大制作,‘无极’开始,烂片一次次刷新着观众的下限,前期还有一块遮羞布挡着,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电影内容:不是我烂,而是你看不懂。到了后期,简直连遮羞布都不要了,堂而皇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