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七十九章:变天了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卖报,卖报!奸商露出真面目,采风人明察暗访,终有所获!”

  “长安商贾缺斤短两事件大起底!”

  “如此败坏风气之商贾,朝廷应如何处置?”

  “端木遗风败坏,当今圣上大发雷霆!”

  ……

  随着报童的一声声吆喝,他们手中的《大顺民报》很快就被一抢而空。笔、趣、阁www。biquge。info这是许久未见过的事情了,要知道近些年来《大顺民报》的份额一再缩减,全被民报报纸抢在了前头。这也是《大顺民报》自己作死,疏忽了管理,竟然被官家子弟亲属进入,很多事情都是吱唔不清,语焉不详,如此“报纸”,怎会受到百姓欢迎?

  幸亏陆承启及时微服私访,才算是破除一大毒瘤。

  无他,就是因为如今朝廷都不发邸报了,全维系在一份《大顺民报》上。而以前出邸报的官署“进奏院”,其负责人最初称上都邸务留后使,后改称上都知进奏官,简称进奏官,由地方派遣。作为前朝朝廷和藩镇之间联系的桥梁,进奏院的职能除备藩帅入朝或奏事官进京作居留处所外,主要是代表地方藩镇向朝廷呈递章奏,接受和代转朝廷下达的文书,向地方藩镇传发朝廷政事动态和其他消息的书面报告等,这种书面报告叫做“进奏院状”,又称“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等。

  大顺建立后,沿前朝旧制,各路、府、州在京都长安设立进奏院并自行管辖,分散于都城坊巷,进奏官们自行采集和编发朝廷信息,承转公文既有延误又有泄漏。而后,朝廷开始整顿遍布东京的“驻京办”,成立都进奏院。都进奏院隶属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承转诏敕和三省、枢密院命令及其他部门文件给诸路,摘录各州章奏事由报告门下省等。自此,进奏院结束了作为地方派驻朝廷办事机构的历史,成为朝廷行政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这种体制下,各进奏院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所传发的官报就是邸报。

  当然,这个官署在洪祥十年就并入了大顺民报馆,也就是把《大顺民报》和邸报合二为一,确立了《大顺民报》的地位,成为了形势更加多变的,商业元素更加饱满的报纸。

  合并虽然是好,但《大顺民报》掺杂了官场作风进来,这两年来竟不敢透露官场真相,屡屡被百姓诟病。久而久之,市场份额自然便一再缩减。除了当官的会买两份之外,百姓已经鲜少会再买这样的报纸了。《大顺民报》经营日益窘迫,若非陆承启给它来了剂强心针,恐怕早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

  当《大顺民报》开始为百姓说话的时候,报纸的销量根本不用愁。

  三日之内,通过快马、船运,这期《大顺民报》传遍了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再有五六日,便是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