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 阴阳五行_探灵笔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行人立刻赶往北平,朱棣的长陵坐落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朱棣登基不久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两百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因此得名明十三陵。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是十三陵中的祖陵,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由朱棣亲自监督完工,其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来的路上南宫怡连夜翻查文史,在关于明长陵的修建和设计以及选址等记载中均能找到黑衣宰相道衍出现的踪迹,可以说道衍在朱棣登基后最大的政绩怕就是设计并修建了迄今为止保持最完好和地面建筑最宏大的这座帝陵,而整个工程仅仅耗费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作为帝王的朱棣在登基后修建自己的陵墓这无可厚非,而一人之下的道衍接手并负责这项工程也顺理成章,所有的一切在外人眼中都极其正常,如果朱棣把从成吉思汗陵带回来的宝藏全藏匿于此,相信任何人也不会想到和怀疑,这也极有可能是这几百年来完全没有朱棣得到过什么宝藏传闻的原因。我们赶到明长陵已经是第三天的上午,我性子喜静对于游山玩水之事向来没多少兴趣,说白了其实就是我懒,如果能不能躺在家里我宁愿足不出户,不过等我站在山头俯视整个明十三陵的那刻,不得不由衷的震撼和心潮澎湃。这举世闻名的帝王陵墓群呈扇形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天寿山麓,每一座帝陵都记载了一段历史的变迁和延续,一眼望去似乎大明朝几百年的历史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而其中规模最大最为宏伟的便是被称为明十三陵祖陵的长陵,顾小小拿着罗盘跟在我们后面下山去探寻长陵,首先要经过石牌坊大红门,走过神道,沿大道向前,迎面有—座高大的碑亭,屹立于神道中央,这座碑亭重檐四门里面竖立着巨大的石碑,螭首龟跌,高三丈余,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亭外四隅立有四个华表,华表顶盘上蹲立异兽,南北相对,朝北的称为望君出,头朝南的称为望君归。寿宫中央有门,可沿磴道上达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楼正中有碑一座,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我们往里面走,进到第二坐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南宫怡告诉我们这里是祭祀朱棣的场所,整个祾恩的富丽堂皇令我们震惊不已,下承以汉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