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千里之外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没有,六万还是有的。

  当煎羌烧何羌且冻羌;烧当羌勒姐羌鸟吾羌……钟羌巩唐羌卑南羌——各个乱七八糟的部落,黑眼珠的,黄眼珠的,蓝眼珠的……黑头发的,黄头发的,红头发的……

  因为当年的汉人图省事,干脆将这个地区的野人定了个“羌”的名字。就好像古时候东夷西狄南蛮北戎一样。所以西北地区混乱不堪的部落,在汉人们到来后也发生了一定改变。

  其中最大的改变便是,他们产生了一种“对啊,原来我们是羌人啊”,的朴素民族意识。并且在那之后,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联合作战。

  ——青藏高原的生活是困苦不堪的。西凉地区的生活也没好到哪里去。

  所以,就像是一切生活在穷山恶水的蛮夷一样。羌人对于生活富足,文明程度更高的汉人世界是向往的,同时,也是嫉妒,乃至憎恶的。

  也像是一切穷山恶水的蛮夷一样,羌人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抢劫与掠夺的机会。

  因为是部落组织模式,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所以这些羌人的脑子更“楞”一些。甚至比草原上的游牧还不如。

  在前汉时,这里的羌人只算是“小麻烦”。

  然而等到东汉时,凉州地区的羌人就成了“大麻烦”。困扰东汉一生的大麻烦。

  在东汉不满两百年的历史里,大规模的羌人叛乱数量超过十次。平均不到二十年就要爆发一次。

  而二十年,便是一代人,一代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年纪。

  也就是说,羌人们每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后,都会迫不及待的发动叛乱。再然后被汉军砍瓜切菜一样杀光。再等二十年,下一代人起来重复轮回……

  这样的西北羌乱,一直困扰了东汉一生。而且随着东汉的国力日益衰减,世家官僚与皇室的盘剥日益严重。西北的羌人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旦汉室的压迫与盘剥,增加到了超过西北汉人,以及其他民族对于汉室恩义的程度。那么原本应该组织,武装起来,与羌人作战的汉人,湟中义从(小月氏),以及其他民族的居民,也就理所当然的,会站在叛羌这边了。

  更重要的是,那些“士人”。

  拥有能力,明白军略与政务的“士”们。

  在汉日益无道,底层汉民揭竿而起的情况下,凉州那些远比中原的士人更“积极”,更“疯狂”,也更没有节操与底线的“士”们。纷纷开始蠢蠢欲动。

  ——就好像之前来冀州,干脆的游说卢植造反的阎忠,便是凉州汉阳人,以及“名士”。而现在,指挥着这支疯狂而危险的叛军的领袖,同样是凉州的“名士”,韩遂、边章——

  虽然最初他们是被迫参与叛乱的。是被俘虏之后被强迫拥立的。就好像清末时候的黎元洪。

  但是同样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