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第 161 章_[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球统看到题库里的题头疼的不行,想着那两个哥哥不光有一打接一打的弟弟,还有一打接一打的儿子,肯定比他知道的多,小孩儿的叛逆期和系统的叛逆期差不哪儿去,有他们俩帮忙好歹能弄个参考答案出来。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俩哥哥对青少年的教育的确都很有心得,只是他们俩的心得相差太多,题没答完他们先吵起来了,最后别说参考答案没着落,反而把自己气个半死。

  它选择留在这个小世界简直是代码被泥巴给糊了,看孩子难,熊家长比熊孩子还气人,它再觉得这俩人靠谱它就是狗!

  气死了啊啊啊!

  光球统骂骂咧咧回去折腾不省心的臭崽,留下太子和老四继续吵吵,它就想不明白了,俩人吵了那么多年,不能暂时休战先给他答完题吗?

  哦,不行,两份差了十万八千里的答案和没有答案没有区别。

  淦,更气了!

  没有光球统的加持,沟通在一起的梦境很快消失,太子和四爷从睡梦中醒来,余怒未消换个地方接着吵,差点把守夜的太监和侍卫吓个半死。

  两位爷睡的好好的怎么忽然吵起来了?发生什么了?

  就很懵。

  两位爷把跟上来的人挥退,从孩子的教育一直吵到治国方略,上头了之后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能拉出来说。

  太子之前给胤祈讲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什么在朝堂上有那么大的分歧,放到他和四爷身上,情况其实差不了多少。

  司马光出身仕宦之家,六岁读书七岁就能背诵《左氏春秋》,小小年纪便留下“司马光砸缸”的典故,深受当时的名士大儒喜爱,尚书张存主动提出把闺女许配给他,宰相庞籍甚至把他当儿子来养。

  这个庞籍不是后世某电视剧中赫赫有名的大反派庞太师的原型,他们俩只是名字像而已。

  回归正题,司马光的少年时光非常令人羡慕,二十岁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而后担任的都是馆阁管、谏官这类在当时被称之为“清华之学”的清贵官职,既然清贵,便不会为民生疾苦所困扰,也就是说,他对基层其实并算太了解。

  与之相对,王安石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但是他爹是外放的官,常年在各地辗转,于是小小年纪就能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地方上待久了,对民间百姓的生活以及地方官场上存在的弊端自然清楚。

  熙宁变法变的最多的便是地方上的经济措施,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等等,都是王安石在地方上实验之后才上书推行的改革,如果所有的地方官都能和他一样一心为民,前有范仲淹后有王安石,北宋未必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太子上辈子当了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