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得了妄想症的郡王_大唐虎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是魏征,他的心思如李渊一般。觉得李世民野心太大,很可能如杨广一样因为野心将好不容易和平下来的王朝败坏。但随着接触的深入,他也发现了李世民自身的优点,发现自己以前是杞人忧天。面对李世民的大肚,魏征也尽心jinli的为大唐效命,渐渐的成为李世民的臂膀。

  对于李世民即将监国,即将成为大唐皇帝,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任何抵触,大多人都在这两年中认可了李世民在军政上取得的成就。

  当然这世事无绝对,对于李世民即将成为大唐天子这一消息,一人却是寝食难安,日夜惊恐,生怕自己受到清洗。

  此人便是庐江王李瑗。

  李瑗担心自己被清洗是有原因的,李瑗是李渊的堂侄,他的父亲是李哲是隋朝柱国、备身将军,身来就锦衣玉食的,才能没有半点。李渊用人向来亲厚,李瑗虽然无才,却也地位崇高,封庐江王,屡次得到无功晋升,直至升为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

  唐初时,李渊将天下分为六道行台,以方便手握重兵的大将对外征讨。因此行台长官的权力极大,便如李世民当初的头衔陕东道大行台尚令。拥有这个头像的李世民几乎就是一个中原王,掌握河南中原一地的所有军政大权以及官员的调任,土地的分配等等一系列的权力。也是因为如此,历史上李建成与李世民内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李渊动了将天下一分为二,一半给李建成一半给李世民的念头,而分给李世民的地方正是整个中原。李世民留下的后手退路,也是中原,若不发动玄武门之变,而他争夺太子之位失败以后,便退回中原,在中原另立朝堂。

  就是因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令这个职位,李世民在当时是实打实的中原王。

  李瑗的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固然比不上李世民的大行台尚令,但也是手握军政大权的雄职。当时除了李世民、李元吉这类皇帝的亲生儿子以外,皇亲之中李瑗的手中握有的实际权力是最大的,就连当时的李孝恭也比不上李瑗。

  李建成意图扩展军事力量,李瑗这外在的实力是他首要拉拢的对象。

  李瑗面对当朝太子的拉拢,哪里还有二话,直接成为了李建成最有利的臂膀之一。

  当时李建成还没有拉拢罗艺,他手上最强的军事二人组正是李元吉与李瑗。

  李元吉是公认的二货,李瑗也是一个二货。两个二货加起来,不会有负负得正的效果,只会越来越二。

  李元吉利用李瑗在山南东道的权势,在襄邓一代安插了自己的势力,为“迁都”做未雨绸缪。

  总之李元吉怎么安排,李瑗怎么配合,他作了许许多多帮助李建成、李元吉对付李世民的勾当。只是因为他在任期间毫无功绩,李渊都看不xiàqu将他改任幽州都督,将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