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章 罗士信战前的要求_大唐虎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包括虎牢之战以三千破十万的经典战役,一举擒获了中原、河北两大诸侯王。他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指挥着麾下诸多精兵良将步步为营,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初战便攻下了盖牟、卑沙,随即又攻取了杨广曾久攻不下的辽东,紧接着驻骅山大破十五万高句丽兵卒,最终在安市城下,受到了安市城主顽强的阻击,久攻不克。

  论战绩这一次李世民打的并不差,唐军在这次东征中,出动十万兵马六万步骑,四万水军共攻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入山海关内。共歼敌四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官人酋帅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万人。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两千余数,但是战马因为受不了苦寒气候,折损十之七八。

  面对恶劣的环境,李世民下令撤军。换做任何朝代,这种战果都是足以书写的胜利,然而在李世民看来没有灭了高句丽就是他的失败,此次战役也以失败而记载。

  针对这前车之鉴,罗士信琢磨了好一阵子,想了整整一夜,对于应付高句丽的恶劣气候有了一定的装备。

  “这是我花了一整夜整理出来的东西,希望陛下能够满足!”罗士信从袖中取出一封一亲笔写的奏章。

  李世民让内侍下堂取来,接过翻开一瞧,便笑了起来:“你这字写的还是那么难看!”他吐槽了一句,认真瞧了下去,才看到第一条,忍不住道:“这减少骑兵的数量?没写错吧?”

  现在大唐不缺马,一个张万岁抬起了大唐的马政,大唐平定草原之后,每年又得草原人进贡牛羊马等物。如今的大唐在甘肃、夏州、河套一带的诸多养马场共计圈养了战马近乎三十万,比起巅峰时的的七十多万匹,虽是远远不如,但已经足够大唐军事上的开销了。

  这大战来临,罗士信这里不是要钱要粮要马,而是减少自己的军马数量,这让李世民大感讶异。要知道大唐的骑兵威震天下,毫不亚于草原上的骑兵。

  罗士信道:“高句丽苦寒,而且他们不像草原部落一样,没有像样的防御措施。相反他们吸取我中原城池的特点,针对他们自身的地形特点加以改良,依山而建。十座高句丽的城池就有九座傍着山险,战马的用处不大。打高句丽战马足够就行,不需要太多。太多反而会给后勤制造压力,给我大唐带来不必要的消耗!至于后面不要河曲马,只要北地矮小马也是因为河曲马固然力量足,速度快,但是不耐寒不耐饿,受不了在严酷环境下的剧烈军事行动。反之北地马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习惯了恶劣的环境,能够受得了高句丽的环境。”

  李世民深深看了罗士信一眼,继续看了下去,认真的反复看了三遍:长长千余字的要求,不是漫天要价,不是强他所难,而是在大唐支持的范围内竟可能的需求一些攻打高句丽至关重要的东西。

  长长的吐了口气,李世民动容的道。“有你这样的臣子,是我李唐之幸。所有要求,一律准了……朕在长安等候大总管凯旋归来的消息!”

  罗士信昂扬道:“决不负陛下期望!!!”(我的《大唐虎贲》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oo%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最近认真查了一下资料,前章节说罗士信领水陆兵马十二万攻打高句丽,发现十二万的数值有些多了,改成十万。

  大唐虎贲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