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西路大胜_名侦探柯镇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涨,虽不至于如今十几倍那么夸张,但也有五六倍之多。

  但那时物价虽涨,权贵大富之家倒也不曾少了什么,吃喝玩乐依旧,这太白居的生意倒是仍旧火爆。

  只是等到了今年四月,南宋突然北伐,打了金国一个措手不及,金国大将仆散制定了中原防御计划,将主力全都部署在了南京(开封府)周围,关中之地的徭役进一步加重,物价再次暴涨,青壮大多被强制征发入伍,有的不想当兵送死的,也纷纷躲入山中,当了流寇盗匪。

  所以等柯镇恶他们第三次来这京兆府,看到的便是这么一副萧条的气象。

  这个时候,距离他们从河池大营离开,已经过了两个月有余。

  两个月前,他们杀死了吴曦,嫁祸给金人刺客,接着李好义等剩余将领按照计划,花了三日的时间接手了死去将领的部队,誓师北伐。

  在安丙的提议下,宋军假意献投四州于金兵,将金兵一万精锐从蓦关放入,待其从背后攻打大散关之时,埋伏在周围的宋兵大举攻击其后,与大散关守军里外夹击,一举将这万人覆灭。

  接着,兴元帅刘甲,带兵两万,走傥骆道,出兵周至,吸引了关中最后的金兵主力。

  李好义亲帅五千骑兵,并三万步兵直接兵出大散关,走陈仓故道,一举攻入了关中腹地。

  整个南宋,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便是吴家在蜀中培养起的这只大军,他们常年与金人摩擦,战斗力虽不见得超过金兵,但大多都是上过战场的。

  吴曦有谋反自立的底气,便是因为蜀中的这十万大军。

  也正是因为吴曦想要自立,一直按兵不动,为了敷衍朝廷,这十万大军日日操练,准备十分充足。

  因此战事一起,大宋的西路军便势如破竹的攻入了关中。

  加上柯镇恶五人提前入关,刺杀了不少金兵将领和官员,使得宋军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便顺利的攻下了长安,总共才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已。

  这也是因为金兵大将,坐镇开封府的仆散揆将防御的中心放在了开封府,抽调了关中的精锐,整个关中便只有一万精锐的金兵,其中还有五千被歼灭在了大散关内。

  剩余五千精锐在周至镇守傥骆道,得知李好义攻入关中,直接放弃了关内,躲入了潼关。

  余下镇守各个城池的金兵,都是强征的青壮,编练不过两三个月的新兵,总数不足三万,无论战力还是战意,都远不是金人精锐能够比拟,又分散在各城,自然被宋军分而破之。

  李好义的大军与刘甲的两万大军于长安城下会师,一举拿下这座城池。

  不过宋军的攻势便到此为止了。

  因为仆散揆在战争一开始便踩去了死保中原的策略,关中物资全都调集到了开封,导致京兆府物资匮乏,流民遍地,盗匪四起。

  跟四十年前,隆兴北伐完全不同的是,关中百姓对于宋军的攻击,并没有夹道欢迎,反而表现的十分敌视。

  金人统治关中已近百年,当地的汉人百姓早已不把自己当作宋人,况且北伐期间,他们有不少亲人子弟死于宋军之手,更是将宋人当作了仇寇。

  没有物资,不得民心,盗匪四起,宋军只能从汉中调集物资,于是,刘甲率军镇守长安,并发榜安民,李好义带领一万大军于潼关下布置防御,防之金兵反攻。

  虽然攻势受阻,但西军的战果早已超出了朝中大臣们的预期。

  金人得知关中失守,干脆不管不顾了,原本计划发动的楚州攻势反而加紧了脚步,大宋东南防线岌岌可危!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