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完) 第一部 血 .._26_曾国藩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时

  甚至连这个形式都不要,随便将犯人当场击毙。上次杀打劫五谷丰米行的十三名犯人,连王

  旗都未请。后来,曾国藩亲去说明情况,又见有串子会的恐吓信,虽然也默认了,但身为巡

  抚的骆秉章,心里究竟不是滋味。这回杀一个秀才,居然连学政也不打个招呼,亏他还是翰

  林出身,任礼部侍郎多年。他眼里是没有湖南官员的位置啊!

  “涤生兄,林明光的案子,许多人都有议论。”骆秉章决心借此案压一压曾国藩的威

  风,“林明光乃秀才,怎能囚以站笼,游街示众?且杀人过多,仁政何在!”

  曾国藩将状子略微浏览下,便扔到一边。心想:这段时期来,官场市井物议甚多,要堵

  住这些非难,首先要说服这位全省的最高长官,而且态度必须强硬,只能进,不能退,倘若

  退一步,则前功尽弃。曾国藩一本正经地对骆秉章说:“吁门兄,杀人多,非国藩生性嗜

  杀,这是迫不得已的事。追究起来,正是湖南吏治不严,养痈贻患,才造成今日的局面。”

  骆秉章听了这话,心中大为不快。这个曾剃头,非但不检点自己的过错,反而倒打一

  耙,要算我的帐了!他打断曾国藩的话:“你可要讲清楚,湖南吏治不严,究竟是谁的责

  任。”

  曾国藩知骆秉章见怪了,为了使谈话气氛和缓,他要稳住这个老头:“骆中丞,我还没

  说完,湖南吏治不严,责任当然不在你;你前后在湖南加起来不过两年多。我是湖南人,岂

  不知三湘之乱,由来已久。道光二十三年,武冈抢米杀知州。二十四年,耒阳抗粮。二十六

  年,宁远会党打县城。二十七年,新宁又起棒棒会。二十九年,李沅发造反。这些,都不是

  发生在吁门兄你的任上。”

  这段解释,使骆秉章的火气消了:曾国藩的矛头原来并不是对准他的。

  “涤生兄,不怕你怪罪,贵乡竟是个烂摊子。当初调我来此,我三次推辞,无奈圣上温

  旨勉励,才不得不上任。”

  “中丞说的是实话。”曾国藩恳切地说,“湖南为何连年不得安宁,主要在地方文武胆

  怯手软,但求保得自己任内无事,便相与掩饰弥缝,苟且偷安,积数十年应办不办之案,任

  其延宕,积数十年应杀不杀之人,任其横行。如此,乡间不法之徒气焰甚嚣尘上,以为官府

  软弱可欺,相率造谣生事,蛊惑人心,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倘若陆费泉、冯德馨等人忠于

  职守,早行镇压,湖南何来今日这等局面。”

  骆秉章点头称是:“就因为他们渎职,而造成今日祸害,难得仁兄看得清楚。朝野有些

  人不明事理,还以为我骆秉章无能。”

  “正因为湖南已烂到如此地步,故国藩愚见,不用重典以锄强暴,则民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