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3殿试,只有皇帝不知晓_权妃之帝医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不到这两人十分,一二总是可以的。

  他们不闹,他们不吵,可他们受了委屈,却也要让人知道。他们用一种消极却又不会给自己带来的麻烦的方法,将自己的委屈说出来。

  所有参加此次科考的举都觉得自己委屈,所有读书人都觉得封似锦受了委屈。可事实上,他们所有人受的委屈加起来,也比不焦向笛受得委屈。

  “明明我和封似锦一样都是受害者,为什么天底下的读书人,只为封似锦叫屈,就没有看到我的委屈呢?”

  “明明我的才学仅次于封似锦,为什么我落到百名,就没有人为我说一句话?”

  “难道这就是老二的命运?可为什么被人指责欺世盗名,徒有虚名时,却有我的份呢?”

  ……

  焦向笛真心觉得自己委屈死了,而最让他不爽的还是,他已经决定了罢考殿试,为什么他老爹还要逼他来考?

  一百多名的成绩,他殿试就是考得再好,也就是同进士,如夫人的命。用这个名次入朝,别说入阁当辅臣,就是能混上三品实权官都不可能。

  大秦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没有同进士出生的。

  焦向笛憋了一肚的火来参加殿试,而当他看到殿试的题目时,他直接气笑了。

  今天殿试的题目,居然是论科考的公正性

  公正?

  科举考试真的有公正可言吗?

  世家名门弟,家藏书万千,一出生就有名师教导。寒门弟家徒四壁,连饭都吃不饱,纸笔都买不起,你确定有公平可言?

  每三年一度的科考,一甲还能见到寒门弟,二甲却极难有寒门弟冒头,科考真得有公平可言吗?

  论科考的不公平,焦向笛可以写出一大把,要说公平焦向笛还真想不出几条。不过有一条焦向笛认可,那就是科考是寒门弟入官场的唯一出路,要是没有科考,寒门弟这一辈就没有奔头。

  科考有种种不好,可有一条好。那就是它对读书人来说相对公平,人人都可以借科考入仕,虽然这种公平在许多眼看来,只是一个笑话。

  而今年,将他和封似锦这种世家弟打压,提起一大批的寒门学,确实也是一种“公正”。

  这么一想,焦向笛的三观终于正了,心的郁气也少几分,提笔、蘸墨、落笔,思如同泉涌,扬扬洒洒就写下一大段。

  殿试上的位置,是按榜单名次排列的。封似锦还好,二十几名还在前面,焦向笛在百名开外,几乎坐在殿门口,只比那些坐在外面的人好些。

  封似锦和焦向笛毕竟是当朝首辅和次辅的儿。老皇帝对这两人也是有关注的,放眼寻了一圈,见到封似锦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心里颇为满意。

  老皇帝其实挺看好封似锦,只是排在封似锦前面那些人,章确实做的比封似锦,这一点无可争议。

  见到封似锦,不免又想到焦向笛,可老皇帝寻了一圈也没有见到焦向笛在哪,当即招来心腹太监,“焦大人的儿呢?”

  心腹太监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指了指门口的位置,“皇上,焦公这次没有考好,在百余名外,这不,人就坐在殿门口。”

  “百余名外?”老皇帝顺势望去,可隔得太远,老皇帝隐约看到一个影,当即皱起眉头:“回头,将他的卷呈给朕阅。”

  老皇帝之前根本不知焦向笛的排名,他也只看了排在前面的几人,听到焦向笛排在百余名外,老皇帝的脸色当即有些不对了:今年的科考,是不是太“公正”了一些?

  正好,这个时候五皇意气风发的进宫复命……

  给读者的话:

  真心要面壁思过,还是要提前一天写好才行呀。唉……

  cener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