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十三 再战(三)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把这笔帐算一算。

  作为始作俑者的陈克倒没有这么激动,在这个21世纪的城市青年的生活范围中,生女孩可一点都不是什么悲哀的事情。陈克周围的兄弟姐妹普遍认为,你家有两闺女,你幸福死了。因为1908年面临的革命要点是解放妇女,所以陈克一直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心想法。

  母系制维系了几万年,即便是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父系制建立的几千年中,在统治阶级的高层里头,女性的发言权依旧很大。现在慈禧的存在就是证明之一。至于生产力继续发展之后,在党的推动下,女性得到了完整的劳动权和财政权。女性们靠了天生的持久耐性特点,以及她们对家庭的本能追求,导致家庭的内部权力掌握在了女性手中。虽然母系制社会的复辟暂时不太可能,但是女性得到家庭主导权的趋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这种基于未来的观点在现在并不合适宣传,所以陈克也就只能对此保持缄默了。

  战争并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开打的,人民党最重准备工作。两年的革命工作经验就是“只要准备不足,那么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掉链子。”军事编组、训练、政治工作,都是绝对不可缺乏的。

  大别山区来的青年们加入革命军队之后,还要因为他们的人数对其进行特别的安排。首先就不能实施完全打乱来源地进行编组。人民党的军事工作最终目标是“异地从军,打散编制。”一支部队里头尽量不允许亲戚的存在。无论革命理论多么先进,不过这都是后天的总结。对于人类这种生物来说,尽可能追求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是普遍的本能。

  战争并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开打的,人民党最重准备工作。两年的革命工作经验就是“只要准备不足,那么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掉链子。”军事编组、训练、政治工作,都是绝对不可缺乏的。

  大别山区来的青年们加入革命军队之后,还要因为他们的人数对其进行特别的安排。首先就不能实施完全打乱来源地进行编组。人民党的军事工作最终目标是“异地从军,打散编制。”一支部队里头尽量不允许亲戚的存在。无论革命理论多么先进,不过这都是后天的总结。对于人类这种生物来说,尽可能追求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是普遍的本能。

  所以各部队先以地域划分,例如一个村的青年就优先安排在一起。由其中选拔出来的可靠人员担任副职指挥员。正职与政委则由整编完毕的老部队成员担任。这样在保证战斗指挥不出问题的情况下,也能让新战士尽快熟悉工农革命军的组织体系。

  一个老兵带三个新兵,这也是比较合理的方法。对付北洋军,特别是对付数量庞大的北洋军,反倒不需要那么精锐的战士。只要人民军队营运没问题,北洋的数量反倒是北洋的劣势。

  从7月18日开始,人民党大规模的新兵组建与训练都开始执行。既然有陈克坐镇中央,即便是临阵磨枪的行动,依旧让同志们很放心。

  而袁世凯在终于在7月22日得到了新官位。他被免去了军机大臣的职位,转任河南巡抚一职。同时兼任讨伐军的最高指挥官。慈禧并没有让袁世凯对江苏有插手的权力。既然身为河南巡抚,袁世凯自然就以京汉铁路运兵,从河南方向展开对人民党的进攻。

  而袁世凯也没有缩手缩脚,8月10日率先抵达郑州后,他就召集段祺瑞与王士珍到郑州开会。迅速组建了新的指挥中心。

  “袁公,您真的准备与陈克死拼么?”王士珍私下问袁世凯。

  “不是我要与陈克死拼,而是陈克要与我死拼。”袁世凯答道。

  这么一个意义丰富的回答让王士珍暂时无言以对。袁世凯出兵前写遗书,甚至安排后事,在官场里头传的很广。王士珍一度认为袁世凯实在是太冒进了。经过这么简单的对答,王士珍才明白,袁世凯非常有效的将所有人都给欺骗了。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