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四章 从电解开始的微观世界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接受速度,竟然恐怖如斯!

  要是老苏出生在后世,恐怕也将会是一个超级超级天才。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

  其实呢。

  这句话的原意是庄子在讽刺惠施,说他喜欢通过诡辩制造怪异之说。

  但后世的理解逐渐歪了楼,将其看成了一种探究世界本源的疑问:

  一尺长的棍子,不断取走其中的一半,那它是不是无穷尽的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的后世不是指21世纪,而是指封建王朝时期,差不多从唐初到明末吧。

  很明显。

  这句话涉及到了一定的微观概念——尤其是在眼下这个环境里,老苏引用它的意思相当明显。

  在双方间隔着接近一千年...或者说相差了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这已经是老苏能找的最合适的句子了。

  这就像是一个只掌握了基础算法的初中生,在跨阶学习麦克斯韦方程组一样。

  二者明明相隔着难以逾越的壁垒,但那个初中生却硬是找到了一个线性组的广义解。

  随后老苏用手指敲了敲徐云做实验的桌台,石桌发出了哐哐的沉闷声:

  “小王,按你所说,这个石桌也是由分子组成的?”

  徐云点点头,肯定道:

  “没错,它的组成分子叫做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由钙原子、碳原子、氧原子和硅原子组成。”

  老苏眨了眨眼,注意到了一个词,便好奇道:

  “小王,若是老夫没记错的话......

  你所说的三个例子里,似乎都有提及氧原子这个词?”

  徐云已经对老苏的敏锐度有些见怪不怪了,干脆利落的又点了点头:

  “没错,氧、碳两类原子,基本上算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原子之一,所以出现的次数肯定也要高点。”

  老苏微微颔首,就在徐云以为他准备再问些与微粒结构有关的问题时,忽然话锋一转:

  “小王,那么按你所说,正汝的病情也是由分子或者原子引起的了?”

  徐云有些意外的愣了几秒钟,回过神后沉默片刻:

  “中侯的病嘛...虽然也可以说和原子有关,不过更准确的说法则是...

  细菌致病。”

  “细菌?”

  徐云深吸一口气,解释道:

  “老爷,您还记得我之前引的那句话吗?空气中也有芸芸众生。

  这个词可不是夸张的描述,实际上在空气中,有着大量难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风灵月影宗的手札里,将其称之为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有些对人体有益,有些相对中立,而有些则极具危害。

  例如中侯的病,便是由大肠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算是一种重症。

  这些微生物进入中侯体内后,令中侯的血液里带上了大量的毒素。

  这些毒素从伤口通过周天循环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