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一章 大的要来了()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同样是个极其有能力的科学家。

  他是13年当选的华夏科学院院士,百人计划的入选者之一,目前是科大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的总负责人。

  当年他还担任过LHC主探测器ATLAS国际合作组成员里科大的负责人,如今很多学子头疼的飞行π介子束便是由他观测的。

  见到徐云后。

  赵政国将烟蒂往烟灰缸一按,张口就是一句很有华夏特色的招呼语:

  “小徐,吃过了吗?”

  徐云朝他一笑:

  “吃过了。”

  赵政国点点头,示意徐云坐下。

  接着顿了顿,开门见山的问道:

  “小徐,小潘刚才找到我,说是你意外发现了一条粒子轨道?”

  徐云闻言沉吟片刻,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取出了笔记本,登录上了极光系统。

  随后他将笔记本往赵政国面前一推,说道:

  “赵院士,数据我都传到了极光系统里,唔...从这一行开始都是。”

  赵政国稳稳接过笔记本,认真的看了起来。

  结果看了没一会儿,他便讶异的抬起头:

  “S波分离式?这么轻?”

  众所周知。

  S波分离式越低,便代表着s波相移越长,也就是散射振幅越低。

  这是啥意思呢?

  这就像玩蹦极。

  由于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的缘故。

  一个正常人和一个耳根在落下后产生的振幅是不一的,越轻的人波动...或者说振幅就会越小。

  Λ超子是质量最小的一种超子,而赵政国他们观测到的4685Λ超子,又是所有Λ超子中质量最轻的一种。

  也就是它的S波分离式是最小的。

  但哪怕是4685Λ超子这种超轻子,它的S波分离式仍旧高达。

  可眼下徐云推导出的这个微粒,S波分离式却只有。

  换而言之。

  徐云推导出的新微粒,质量要比现有的4685更轻!

  这就很有意思了.......

  随后赵院士继续看了下去。

  几秒钟后,他的眉头又是一挑。

  在微观领域中。

  微粒的轨道涉及到了极深的角动量问题,因此每个微粒的运行轨道一般都会相隔很远。

  用现实的比喻就是A和B是两块能够相吸磁铁,它们想要在冰面上滑动,彼此之间的距离必然不能太近。

  例如隔个三米五米的才行。

  但眼下徐云推导出的微粒却不然。

  它和4685Λ超子的轨道相当于只有现实里的五六厘米,二者却互不干扰,这是非常非常少见的一种情况。

  想到这里。

  赵政国立刻端坐起了身子,从身上掏出了一把钢笔和一张纸,认真的核算了起来。

  沙沙沙——

  笔尖滑动的声音在静谧的会议室内如同一道天然的白噪声,令人的心绪莫名的有些平静。

  徐云和潘院士就这样静静的坐在一旁,等着赵政国的计算成果。

  俗话说得好。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