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德华,这是真的?”

  韦伯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看了眼边上的徐云,说道:

  “是真的,迈克尔。”

  “受罗峰同学光速测定与光电效应的启发,我和纽曼这两天计算了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

  “最后发现......”

  “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听到这番话。

  一旁正满脸‘乖巧.JPG’的徐云脸上表情没什么波动,但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却是微微一紧。

  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是定值。

  这是电动力效应中的一个知识点,在1856年由韦伯和鲁道夫·科尔劳施一起测定而出。

  也是一个很冷门、但实际上却差点会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概念。

  表面上来看。

  这个比值统一了电和磁的计量单位,算是初步打下了计量方面的基底,后来引申出了推迟势。

  看起来普普通通很简单对不对?

  但实际上。

  这个定值不是其他数字,而是3X10^8。

  没错,就是光速!

  换而言之。

  如果韦伯更深入的进行研究,那么他就会比小麦先发现和计算出电磁波的速度。

  这还不算完呢。

  更关键的是......

  韦伯以此提出了电动力效应框架内一个叫做极限速度的量纲,甚至把电荷扩充成实体也依旧成立。

  这实际上就是早期量子纠缠的原型,也就是困扰了爱因斯坦到死的超距幽灵。

  爱因斯坦因此和哥本哈根学派打的天昏地暗,还引发了EPR佯谬这个老爱一生中犯过的最大失误。

  可惜的是。

  韦伯既没有往光速的更深处研究,也没有往超距方面思考。

  所以最终令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在后世处在了一个有些尴尬的境地:

  它是电动力效应中必提的一个知识点,但也仅此而已了。

  顺便一提。

  韦伯倒霉的地方还不止于此——远远不止于此。

  在后世的物理学界,韦伯是磁通量的单位,电流的单位则是安培。

  但实际上呢。

  在1840年的时候,韦伯利用正切电流计的原理给出了电流的绝对单位。

  所以当时的电学家们是用“韦伯”来描述电流的,并且传播度很广。

  但磁通量和电流同时用韦伯,很容易导致一些概念和计算上的错误,这显然不太合适。

  所以在1881年的国际电学大会上,主办方给了德国代表团一个选择:

  亲,电流和磁通量你选一个用韦伯命名呗。

  当时的代表团团长叫做亥姆霍兹,一个韦伯的好基友,这货想都没想就把电流的命名权让了出去,表示俺们要磁通量......

  后世摸过物理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电流单位和磁通量单位,知名度差了何止一个量级哟......

  除此以外。

  韦伯还和纽曼推导出了法拉第定律的公式,法拉第发现的是现象,这哥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