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五章 高斯的宝藏(中)()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切成了240块。

  直到老爱去世四十二年后,哈维才将老爱的大脑切片交给普林斯顿大学医院。

  这也是后世有些小说会调侃切片的真正根由,虽然估摸着很多写到“切片”二字的作者本人并不知道这么回事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幽幽叹了口气,将思绪收回到现实。

  他先是从身上取出了实验室用的手套——这年头的手套都是加了碱式碳酸铅的乳胶手套,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做无毒实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带并且反复使用。

  戴好手套后。

  徐云便弯下身,开始翻找起了高斯的手稿。

  “高等分析随想......”

  “拓扑学中的欧拉示性数问题......”

  “复变函数论的路径释疑......”

  高斯放在皮箱里的手稿很多,名目极其复杂,不过徐云的目标却也相当明确:

  他只想要那些后世遗失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手稿原件。

  至于非欧几何这种1850年没发布、但后世已经完全形成体系的手稿,绝非他此行的目标。

  过了一会儿。

  徐云忽然眼前一亮,拿出了一卷比较靠内的手稿:

  “咦?”

  只见这份手稿的封条上,赫然写着一行字:

  《亲和数计算》。

  亲和数。

  这个词的英文名叫做friendlynumber,所以有时候也会被翻译成友好数或者相亲数。

  它的释意很简单:

  彼此的全部约数之和(本身除外)与另一方相等的两个正整数,比如220和284。

  举个例子。

  上过小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220的约数为:

  1、2、4、5、10、11、20、22、44、55、110,和为284;

  而284约数为:

  1、2、4、71、142,和正好为220。

  故220和284是一对亲和数。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20年,源自西方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希腊。

  当时的学术巨头毕达哥拉斯对数论的研究深不可测,他是“万物皆数”的提出者。

  他的门徒受他影响,对数的研究更是“走火入魔”,尝试从世界的任何事物中寻找数。

  结果一天。

  他的门徒突发奇想,问了毕达哥拉斯一个问题:

  老师,我结交朋友时,会存在数的关系吗?

  结果毕达哥拉斯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这句话,便是亲和数的万恶之源。

  亲和数问世以后毕教主并没有歇着,而是带领着毕氏学派乘机大肆宣扬起了“万物皆数”。

  不过很尴尬的是。

  毕教主宣传了几十年,研究了几十年,亲和数依然还是只有220和284。

  直到毕教主去世,人们对于亲和数的认知依然停留在220和284。

  而且更尴尬的是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