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四章 命中注定的相遇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难的还是生活上的条件。”

  “西海这地方气压低还缺少氧气,野外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最冷的时候温度足足有零下二三十度。”

  “帐篷里面虽说有牛粪炉子,但这玩意儿在那种情况下根本感觉不到暖和,跟没有炉子一样,好些同志的身体都被冻出了问题。”

  “今年一月的时候基地缺粮,我们出去看到草地上有白骨头,这些白骨头到底是牛骨头、羊骨头、还是死人骨头,谁也不知道,捡回来放到牛粪炉子上烤黄了,放到嘴里嚼吧嚼吧就吃了。”

  赵平的语气很随意,仿佛在说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儿,但徐云听着却有些不是滋味。

  这年头是真苦啊

  接着赵平顿了顿,发现因为聊天有些掉队后便踩了脚油门提了点速,又说道: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今年开春后就好了很多,组织上发现钓鱼解决不了问题,就把目标放到了青海湖上,直接下网去捞鱼。”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用的是小木船和拦网,在湖边水里围一片,而后用绞盘机把网拉上来,一网大概能打200~300斤的鱼吧。”

  “但没打多久,这模式就被叫停了。”

  “叫停了?”

  徐云眉头一掀,忍不住对赵平问道:

  “为啥会叫停?”

  “原因嘛.....主要有两个。”

  赵平耸了耸肩,双手依旧稳稳握着方向盘:

  “一是因为咱们的船小,咱们基地的人又多,一网还不够一个分厂车间的人吃呢。”

  “所以当时的鱼获只能定点供应,可这样一来又容易有人闹意见,比如说为啥某某人能有鱼吃我就没有。”

  “二则是因为.....当时我们的渔业队被举报了。”

  徐云顿时一怔。

  举报?

  不过很快,徐云的眼中便闪过了一丝明悟。

  哦,想起来了,这事儿他倒是隐隐听说过。

  青海湖作为国内最大的咸水湖,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当时那个年代在青海湖打渔的可不止221基地一家单位。

  当时西海省渔业公司、西海省石油局、金城科学院等等,大概有好几十个单位都在那时组织了打渔队,在青海湖里打鱼进行自我供给。

  那时候221基地的渔业队都在夜间捕鱼,同时由于保密需要,被人问及单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很简单的说是或者之类的口径。

  如果别人再问机械厂是哪个厂,渔业队的说法就会更模湖了。

  于是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加上夜间捕鱼的行径,就被当时很有警惕性的群众给举报了,连人带船都在某个夜里被逮住了

  最后还是当时西海省的领导层出面进行了协调,221基地才在倒淌河码头....也就是后世的151景区地有了个船坞。

  而有了船坞,渔业队的设备升级自然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等到各种复杂的调度组装完毕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