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零五章 看看我钓到了什么?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闽省宁德的沿海人,徐云过去没少出过海。

  比如他老家有个很知名的嵛山岛,徐云几乎每年都会去岛上玩两三天,前往岛上的唯一方式就是游艇。

  但无论是后世的哪次经历,都没有今天的这般微妙。

  船身轻微晃动,海风带着盐味在耳边呼啸。

  渔船在湖面上慢慢行进,波浪不停地涌起,撞击船体发出冬冬声。

  远眺海天一色,依稀可看到远方的雾气。

  随着渔船逐渐远离岸边,周围只剩下无垠的青海湖湖水。

  湖面上肆意吹过一股新的阵风,浪花喷溅得更加高远,几滴湖水溅上脸颊,带来一种莫名的清凉。

  不过真正令徐云有些出神的不是湖面上的景色,而是船上的人们。

  在机帆船刚刚出湖的时候,船上的众人都显得非常安静。

  按照田志欣的说法,这是基地的规矩。

  在机帆船离开码头的时候,除了两个操作员,其他所有渔业队的成员都要排好队站在两边甲板上,全程都不能交谈。

  但离开码头之后,船上的气氛立马就变了:

  所有成员都如同从凋塑变成了活人似的,严肃的氛围瞬间消弭不见,迅速开始做起了各自的活计。

  有些人走到甲板边缘,开始整理渔网。

  有些人把自己满是汗臭的衣服用绳子拴住挂在船边上,让衣服在水里随船拉个一晚上,第二天捞上来晾干就行。

  还有些人则开始点数起今晚要用的煤油灯,以及防蚊的雄黄粉等物资。

  刚从鱼舱出来的高玉林还捡到了一头食指大小的小鱼儿,很是康慨的把它丢给了花花当午餐吃。

  集体劳作配合上这个年代特有的服饰,让徐云的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

  二十多分钟后。

  离开码头的机帆船停在了一处开阔的水域,从方位上看离岸边大概有800-1000米左右。

  另一艘机帆船则继续向北行驶,一直开到徐云他们两百米外方才停了下来。

  而在这两船之间的水面以下,便被拉出了一条等距的渔网。

  等到天色临近晚上,两艘帆船便会向东开始平移收网。

  此时徐云他们这艘船没什么事儿干,众多汉子们便开始唱起了红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

  各种各样的破锣嗓子充斥在船上,但徐云却丝毫不感觉这些歌唱的难听。

  有些歌曲或许天生就是如此吧,不管音调如何,都会带起人灵魂的共鸣。

  过了片刻。

  老郭便拎着个小马扎走到了徐云身边,朝他递来了一根组装好的鱼竿:

  “来,小韩,咱们可以开始钓鱼了。”

  徐云下意识接过老郭递来的鱼竿,粗略的打量了几眼。

  之前在基地里的时候他只看到了鱼竿收缩起来的样子,所以一开始倒也没在意太多。

  但如今见到了完全体,他才发现了一件事:

  原来在如今这个年代,渔具就已经已经如此规范了?

  没错。

  规范。

  老郭给他的这根鱼竿是木头材质,杆体是那种很有年代感的棕黄色,大概两米出头的样子。

  杆上配着一根尼龙线,最前方是鱼钩和鱼漂。

  眼见徐云的目光有些好奇,老郭不由有些得意的挺了挺胸脯:

  “怎么样,小韩,我这鱼竿做的还行吧?”

  “啊?”

  徐云闻言一脸意外的抬起头,对老郭问道:

  “郭工,这是您自己做的?”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