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六章 项目代号......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患绝症,顾问名单上也能见到这位大佬的身影。

  换而言之。

  整个项目的实际执行人就是袁国粮和周开达,没有外行插手,没有关系户镀金,加上最大的领导权

  实话实说。

  在体制内这已经是极其舒服的项目配置了,属于很多被组员为难过的人看到都想说句V你50让我玩的情况。

  随后徐云看了眼袁国粮,有些好奇的问道:

  “袁老师,组织上为什么这么快就立项了?是有啥特殊情况吗?”

  徐云确实有些费解。

  要知道。

  整件事的发展契机,乃是此前进行的黑水虻捕捉项目——当时百色专区靖西县的王恩生等人奉命带队前去寻找黑水虻聚集地,准备捕捉黑水虻给221基地作为蛋白质的摄入来源。

  结果在发现黑水虻聚集地的同时,王恩生他们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

  于是随行的八桂昆虫所副所长陈书同便将水稻带回了研究所,没想到恰好遇到了参加教师培训的袁国粮和周开达。

  接着认出了这是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袁国粮连忙联系了杨开渠和侯光炯,两对师徒连夜被组织“运”到了221基地找徐云鉴宝,这才有了后续的诸多事宜

  而此时距离袁国粮他们抵达基地也就过去了两个多月,没想到组织上这么快就决定成立水稻育种小组了。

  袁国粮闻言则望向了身边的周开达,朝他打了个眼神:

  “老周,这事儿你来说吧。”

  周开达点了点头,对徐云说道:

  “徐顾问,这其实也是个巧合——之前咱们不是和毛熊那边达成了可乐换冬小麦的约定了吗?”

  “然后最近组织上的领导们发现这种贸易会影响华夏币汇率,加上国际形势说变就变,于是便加快了项目的立项速度。”

  “毕竟咱们这个人口大国消耗的粮食量实在是太大太大了,粮食就是咱们的命脉,能早一个月实现粮食自由就能多吃到一个月的红利。”

  徐云闻言摸了摸下巴,轻轻哦了一声。

  合着是这么回事

  他没问周开达和袁国粮怎么会知道首长的想法,毕竟袁国量的老师侯光炯可是华夏的土壤和粮食专家,组织上讨论这些事是不可能避开侯光炯的。

  这也是袁国粮为啥会把介绍的机会交给周开达的原因,自己老师打听到的事儿,自己说出来不太合适。

  随后徐云顿了顿,继续问道:

  “那么周老师,组织上有规划实验地址吗?”

  说罢。

  徐云便紧紧盯着周开达,表情有些凝重。

  周开达点了点头,朝众人的南边同时恰好是窗户的方位指了指,说道:

  “有,组织上给了我们四个地方选择,分别是川南、琼海、江南和荆楚。”

  “最终经过讨论,组织上决定信任小徐你的提议,将育种基地选在琼海省——不过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专家的反对。”

  徐云顿时胸口一松。

  是琼海就好

  早先提及过。

  这年头国内的杂交水稻研究还处于很初始的阶段,大多数人认为的水稻最佳种植地应该在江南或者长江流域一带。

  因为袁国粮发现野生不育株之前没人能够从技术上进行杂交水稻育种,因此很多人认为杂交水稻的日照和大多数原生水稻是差不多的。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