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针对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到几十年后的范仲淹改革后才开始。

  他曾学习的华阴县学之所以和许多地方的学堂,包括和国子监的教学方式不同,主要还是在于教学的人,也就是蔡先生。

  毫无疑问,蔡先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方法,已经无限接近于后世。可惜蔡先生英年早逝,其之教学方式亦未能被伯乐所识……

  只能说国子监除了给认真来学习的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有机会与名儒就近交流外,于其他不好学术的官吏子弟而言,本质就是个镀金场所。

  花了两天的时间,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根本,这让李贤有些难受,他以为他考上了大宋的“清北”,到头来才发现不过是披着皮的三流职专。

  正当李贤意兴阑珊时,学子口中的新讲师终于是迈着他的步子进入了教学区。

  这位传言的新任讲师,便是前大宋执宰寇准。

  国子监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知道寇准确定要来国子监讲课的,不是别人,正是王旭。

  但由于寇准的身份比较特殊,王旭才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今日得知寇准打算来正式上课的消息后,王旭才向着其他几位直讲说到了这件事。

  本安排好的一位丁姓直讲果断谦让下来,国子监内多为文雅博学之士,自是乐意看看这位月前还是大宋执宰的寇相公会如何教学。

  寇准本就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得那丁直讲的谦让后,索性同意下来。

  作为科举状元之一,寇准对于诗赋有着自己的一份理解,加上没事也会和名门大儒讨论,故而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还是有几分期待。

  “上次路中相遇的李姓学子,这次不知道来的是不是太学馆?”寇准饶有兴趣地走到了前方的教桌之上。

  “这就是新任直讲吗?看起来年纪不大啊!”

  下方传来窃窃私语之声。

  不少人都抬起头打量起来,并陆陆续续地起身行礼。

  李贤正在安心研磨,思索要不要把家里的炭笔献给国子监的管理者,免得天天这么劳累。

  忽听耳畔声响,他抬了抬下巴,下一刻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

  这帅大叔他熟!

  不就是上次搭乘他便车的那位寇大叔吗?

  与此之时,寇准也终于是开始了自我介绍。

  “某寇准,先添为国子监直讲!”

  李贤在享受着国子监并不愉快的上学生涯时,礼部贡院再度放出消息,两日后,本届省试的通过名录将予以公示。

  负责通风报信的孙二狗第一时间派遣人把这个消息通知到了李贤。

  得讯的当日,李贤在国子监的大门处,给“饭郎”南温郑重嘱托,一定要让南温代替他去看看,要把放榜时贡院门口的情景,兄长和柳家兄弟看到榜单的表情给他记下了。

  “我兄长苦学十五载,不是小郎我吹嘘,我兄大概率是省元!

  —————

  只可惜作为他唯一的亲弟弟,小郎我现在陷于国子监,为课业所累,一来一回好几天,也请不了假。我这次不能亲自去,你就是我的眼。

  开榜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仪式感!

  一定要看清楚了!

  懂?”

  南温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中土大宋的文化果然博大精深,连“仪式感”都这么重视,这不是他这个赞普的继承人第一次这么感慨了。

  南温已经打算在得见宋皇,求得大军援助返回吐蕃时,把这段时间搜集的大宋书籍技术带回去。

  大宋人实在太厉害了!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