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五章 道之所在_乱世南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肇庆记得幼时,他家有兄弟俩人,还有一个妹妹,那年大旱,尚在襁褓的弟弟,就饿死了。那天,他娘哭了好久好久,后来将妹妹也卖给了大户人家做童养媳,父母才带着他,撑过那年。

  原本家中尚有十亩良田,被大户人家,用极少的粮食,换走了大半。从那以后,家中田地的产出,再也不够吃的,必须要去大户人家打短工,才能勉强糊口。

  林肇庆在十四岁那年,便一狠心,出门闯荡,所幸天分运气都不错,能够给家人一份安宁体面的生活,但是对于这天下,并没有太多的作为。

  “严厉打击土地兼并的同时,鼓励工商,让他们的注意力,从土地转移出来。这样一来,老百姓也许依旧困苦,但是,只要勤劳,总能吃饱饭。”孙宇对于这些,并不会太过遮掩,他的成功,有太多特定的条件,林肇庆根本玩不转,就算换李煜来,也同样玩不转。江宁这片土壤,必须来一场彻底的清洗,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林肇庆想了半晌,终究无奈摇头,仅仅打击土地兼并这一条,就行不通。肥沃的土地,大多都在那些身居庙堂之上的人手中,想要让他们对自己的产业下手,简直是痴心妄想。

  “只要这社会财富的增加,超过最上面那一小撮人的掠夺,老百姓就能过得去,这社会也就太平盛世。各朝各代,最初总是有盛世光景,就是因为最上面那一小撮人,在那个时期最少。上层的权贵有钱有势,娶得多,又能生,三五代之后,遍地权贵。”孙宇摇摇头,这个是最大的顽疾,就算他现在设计的这个制度,也只是将这个问题推迟了而已。

  “国公爷大才,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某,心服口服。”林肇庆是真的服了,孙宇不过寥寥数语,将这天下的运转,讲得通透,也将他的疑惑给解开了。虽然他依旧无可奈何,却起码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大将军谬赞,孙某跟随家师多年,勉强学了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假道千万句,不如真传一句话。

  “国公爷,你可知道,当我从饿殍遍地的闽地,到了这繁华似锦的江宁,我是如何的激动么?从那时,我就在想,若是这天下,都如江宁一半繁华,我林某,纵粉身碎骨,也无憾!”林肇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端起酒坛满上。

  “后来,走得地方多了,见识也多了,这大唐境内,也有无隔夜之粮的人家。即使官道两侧,也会有饿倒的路人,灾荒之时,易子相食,也并非骇人听闻......”

  他与孙宇,不过初相识,说这些,已是交浅言深。可一想到人家将最实在的东西都讲出来了,他还有什么好藏着掖着,而且这大帐之内,绝无人偷听,他林肇庆自然可以畅所欲言。

  “大将军有此心,实乃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