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一章 调集资金办大事_重生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包在会上,前瞻性的分析当前国企日益显现的问题,以及后面即将发生的整改,分析国家将会推出哪些改革办法,如何安置大量失业工人将是国家和政府下一步面临的巨大难题。咱们的大面积招聘到此为止,广告舆论效应已经打了出去,很多在原单位混得不如意的技工会主动向海西特求职的。海西特的产品明年会大面积推向全国,效益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等明年的招聘工作,咱们就要有选择性的录用了,不能像现在这样,是个人就要。咱们就是要挑选高技术人才使用,现在咱们的基建项目太多,你们把人招了回来,以后随着机械化程度继续增高,普工数量可能还会裁撤,到那时,这些人如何安置?

  小包的话,把会议室一百多人说得心惊肉跳,难道咱们国家的前途就这样多灾多难,刚从运动中脱离出来,这顺畅日子才过上十来年,又要出现这样的大范围变化?那些工人兄弟可不比农民朋友,农民在城里的工作失去了,还会有老家的土地支持,起码饿不着吧!这工人失业了,国家就要养着,不然将会出现多大的动荡啊!

  如果真要像小包说的那样,国家将会背负怎样大的一个包袱啊!如何分流?如何解决他们的出路?会场上,每个人都不说话,出现一种沉闷的怪异气氛。

  小包见大家心情压抑,笑着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国有企业现有的弊端我已经说过了,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企业要新生,阵痛是必然的,是要有代价的。我们不要去考虑大人物思考的问题了,其实事情很好解决:那就是转移产业结构。

  如何转移,我们来分析一下,东南部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多年,有了一定得经验和经济积累,西部和中部就显得薄弱一下,我们海西特率先提出西部大开发,就是走在别人前面。比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现有职工十万人,第一批进厂的老职工就有四万多,这些人从建国初期进厂,马上就要到或者接近到退休年龄了,企业眼看就要生存不下去了,退休职工不能不管吧!这个包袱怎么办?老职工文化基础差,有很多的人看不懂新设备的铭牌,别提去上手操作了。这就需要接收大学生来,更新新鲜血液吧?这老的不走,新的一直增加,加上各种福利医疗等方面,什么样的企业经得住这样的负累?

  咱们的企业也是一样,等这一两年,企业生产稳定下来,内部多余的劳动力,包括全区大的基建项目完成后,剩余的基建工人,也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怎样安排?咱们和那些国企也是有同样的难题。解决大量劳动力剩余现象的办法,我说其中一个就是转移产业方向,说到底就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扩建更多的基础项目。

  卢平就问: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