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四章 买碗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宣战对世界来说比较突然,可在国家高层内部早就做了一系列准备,正式宣战之后不久,除以协约国成员名义驱逐在华同盟国外交人员之外,对于普通同盟国在华普通侨民中国zhengfu并没有为难,不仅并不像外界想象的一般硬xing驱逐和没收财产,相反对于个人财产和合法投资予以保护,同时针对一些愿意加入中国国籍的同盟国侨民还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举动让各国外交官大跌眼镜,英法等国虽然对中国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些非议,但私下里却暗赞中国这种做法极有“绅士”的风格,同作为文明国家,可以对这样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谅解”。而那些同盟国外交官们,在经历了“背叛”的愤怒后,同样也因为中国zhengfu的“大度”而感到欣慰,并且异常配合地“被驱逐”回国。

  当然,宣战后,中国zhengfu停止了和同盟国之间的所有商业合作,在这点上来看损失不小。不过由于协约国的两位大佬——英法的承诺,已发往欧洲同盟国半道上的货物全部转卖给英法两国,而接下来的同盟国商业协议全部由协约国欧洲各成员接收,这样一来其损失降到了最低,并没有对国内工商业发展造成影响。至于已经交货暂未结算的那些物资,中国zhengfu直接用同盟国在华债务进行抵冲,除支付物资部分外,从总体上来说反而大赚了一笔。

  宣战后的十天里,同盟国在华外交官基本全部“驱逐出境”。而普通同盟国侨民的安置工作也在井井有条地进行着。由于马科斯替方子达在德国等同盟国商界的解释,部分同盟国侨民跟随他们的外交官踏上了归国之路,而另外一些侨民们有的和马科斯一样向美国提交了入籍申请,还有一些索xing就入籍中国,成了理论上的“中国人”。在上京、江苏、浙江等地投资的同盟国商人在经历身份转换后根本就没受什么影响,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谈买卖的继续谈买卖。仿佛中国宣战离他们是非常遥远的事一般。

  和普通侨民相比,zhongyang军校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在聘的德**官们除了少数一些人外同意加入中国籍,而大多数德意志军官都跟随外交官们登上了归国的船只。对于这种情况。方子达只能暗暗感叹,军人毕竟和唯利是图的商人不同,何况是高傲的德意志军官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勉强留下几个已经很不错了。

  既然正式宣战,中国zhengfu也不再遮遮掩掩,总参谋部根据吴佩孚的建议大张旗鼓地开始施行军备计划。扩军、对重要城市、地区进行军防设施建设、由西南、西北往东部陆续调动军队等等,这些举动在大多数国家眼里都是正常的,但在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