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三章 欧战的收尾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置工作在这些学员和教官的到来暂时走上了轨道,可语言问题还是得尽快解决,要不然这些德国人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根本无法正常生活,就算安置了岗位,和中国同事之间的交流同样是紧迫的。

  如果长期以往下去,这些德国人会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本就是从万里之外的欧洲来到陌生的东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让人产生孤独感是显而易见的,时间短了还好,时间一长德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就会很自然地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这个结果是方子达绝对不愿意看见的。

  他需要这些德国人,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工程师,或者军官和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和他们的中国同事打成一片,剔除肤色、种族的影响,成为一股让国家发展起来的动力。所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是首要任务,方子达甚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高素质的德国人中有一大部分能够加入中国籍,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就此,在安置工作进行时,方子达就把这事摆到了首要地位,趁着这些人员还有半个多月过渡期的机会,在各安置地点开设了中文强化培训班,从各处调用了懂得德语的老师为这些德国人上课,别的不说,至少要在这个时间内让德国人学会一些日常用语,能达到简单交流的地步。

  另外,除研究机构、军队中稍好些,其余各企业方面也开设了德语培训班,让将来和这些德国人公事的中国工人、技术人员等等也学会部分德语。双管齐下,想来到时候有这些基础,双方的融合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随着一批又批的德国人到来,这个程序逐渐成了正式规定。直到年末。政府几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直到首批德国人陆续走上他们的岗位,并开始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这工作的强度才慢慢减弱。

  1919年12月31日,这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恰巧也是最后一批从欧洲来华人员抵达的日子。自此。由中国招募的,数量庞大的德国各方人员全部到位,而且随着人员的抵达,同时还从欧洲运来了大批拆卸的工厂、设备等物资。

  方子达计划中的几大工业城市也在几月前开始兴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5月左右就能部分投入。这么快的速度还多亏了一些技术精湛、工作认真的德国人员,在他们的帮助和中国人的努力下,每当物资抵达口岸后,就根据早就做好的计划分别运往目的。然后再安装、保养、维护、调试……。在这其中,中国技工们也大长见识,要知道以前有些人虽然在洋人或者其他工厂里干过,可对于技术方面工厂聘请的洋人技师总是藏藏掩掩,要想学到东西除了偷学或靠自己摸索外别无他法。而如今这些德国技师个个工艺高超,而且还肯倾囊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