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七章 困难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尼金做了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按理说他这时候跑路逃出生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只不过部队必然会遭受极大损失,甚至全面崩溃。一旦如此,几年来的心血付诸东流,而且随着秋明一线的陷落,俄国中南部就将全部落入苏维埃政府之手,整个战场敌我双方实力会有决定性的转变,就算北方的俄罗斯帝国政府军再能打,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击垮邓尼金后士气高昂,掉转头来北上的数倍红军也是凶多吉少。

  如果到了这个地步,不要说去复兴俄罗斯帝国了,甚至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就此最终覆灭也是有可能的。要知道为了西进战略部署,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几乎把三分之二的军力投了进去,而且在前线的都是这几年来花数金钱和心血练出来的精兵。这些部队是帝国的精华所在,没了这些部队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根本不可能和苏维埃政府抗衡。

  当然,有人可以说,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背后不还有盟友中国人在么,中西伯利亚甚至还驻扎着中国部队协助防守,再怎么样割据一方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吧?但是,中国人不是上帝,万一到时候中国政府见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军事崩溃,而撤回他们的军队怎么办?如果到这种地步,邓尼金可以想象得出,俄罗斯帝国将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邓尼金是条汉子!”中国首都北*京,总参谋部。

  当接到有关俄国的军事情报后,代理总参谋长吴佩孚忍不住感叹道。同作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他非常理解邓尼金这个决定的困难,同时也明白他这样做的道理。[

  在中央陆军学院的协助下,吴佩孚用了很短时间就重建了战略参谋处。以此为基础对总参谋部的结构进行调整,并且对俄国将要发生的内战做了全面的战术演。虽然,一些即将从军校毕业的学员在实战和军事理论上有所缺陷,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和原来总参谋部那帮老爷们法比拟的。何况,新的战略参谋处还有不少优秀的德**人协助工作,要知道德国人是开创现代军事总参谋部的先驱。德国的参谋团的水平之高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要不然德国人也不会在欧洲战场上一己之力抗衡那么多强国,而且还差一点儿打赢这场战争了。

  欧洲战争结束,因为中国人的欧洲战略,使得大批原德国国防军军官来到了东方,这些军人几乎全都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绝大部分还在战争中担任过各级参谋。被中央陆军学院派来协助的几名德**官尤其让吴佩孚看重,其中有一位原德国总参谋部中校参谋官最是优秀。

  “邓尼金在欧洲战场是俄国仅有的几名优秀指挥官之一,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并意外。如果换了我。同样会这样选择,毕竟只有这个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