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种地无钱可赚,也相应地减少了土地兼并。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如今的大明商业发展迅速,商业的利益远远超过了土地带来的利益。

  再加上这些年一直在推行的移民政策,东南一带,中原一带的人口一直向四方流失。

  而大明也是政府移民执行最有力的时期,后世中国的人口谱系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大明时期奠定的。

  一直到21世纪,大部分人都还知道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往事。

  只不过,朱元璋时期的移民是残忍的,丝毫不体谅老百姓的死活。

  但是到了永乐时期,特别是近些年,朝廷经费充足,各地的水泥路,驿站,沿途到处都是。

  拿到移民贴的老百姓,不仅在移民途中能得到照顾,抵达目的地之后,还能得到免费的粮食和种子,工具。

  树挪死,人挪活。当能够获得大量土地,能安家落户的时候,百姓能够爆发的力量是巨大的。

  朱瞻基回来的这三年,不算唐赛儿他们这些从山东移民到极西的四万人,从山东,山西各地,迁移到东北奴儿干都司,北海(贝加尔湖)一带的百姓就超过了二十万。

  而人口更多的东南一带,往东番(湾湾),吕宋,婆罗洲,星城,旧港,马鲁古(香料群岛)移民的百姓超过了百万。

  大明人口已经超过了六千万,移民走的百姓还是少数,也是当地的穷人。

  他们的移民离开,朱瞻基并不会担心让大明空心化,反而因为不少穷人的离开,让当地少了许多地方矛盾。

  这次南洲移民开发,仅仅是海军就要派过去五万,超过一半的海军,都是从陆军转到海军的。

  朱棣西征归来之后,大批的将士都面临无仗可打的境地。

  他们是军户,只能打仗,这样的时候,进入海军,并且在南洲获得大片的土地,成了他们的一个好出路。

  他们这些暂时不会脱离海军辖制,由朝廷支付军费,在南洲驻守三年,未来可以选择全家移民南洲,或者回到国内。

  他们还只是第一批,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陆军转入海军。不管是南洲,欧罗巴,南亚,还是东洲,都需要大量的海军将士驻守。

  相反,大明境内却因为没有敌人,需要不了那么多军人。

  在这个时代,大明的军队就要开始走向精简化,专业化,精锐化。

  在朱棣与朱瞻基禅让大典之前的这段时间,大明各地都沸腾不已,他们不是因为皇帝的更换,而是因为军队要从陆军转入海军。

  而各大王府也都在征召更多的人随他们一起前往南洲,他们用各种手段,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百姓跟他们走。

  除了朝廷的底线不能破,许多王府承诺给百姓的优惠条件已经几乎与朝廷持平。

  只要有人愿意跟他们走,在那里落脚生根,这些人,以后就是财富。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