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十九章 大势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教育,而不是放在城市中。

  朱瞻基的解释是,在小镇接受教育,可以防止学生腐化,还能降低城市的负担。

  这样的解释也让大部分人能够接受,要知道现在青楼鸡寨都还是合法产业,应天府的秦淮河,可都是这样的学子最喜欢去的场所,引发的争风吃醋现象层出不穷。

  而,应天府也做出了一个例子,迁出了几十所大学,就减少了数十万人,应天府城市规模已经大的惊人,现在腾出来的位置,也让城市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这一举动却受到了三教的推崇,特别是儒教,以往的儒家传承,可都是在山明水秀的地方,而不是在城市中。

  在小地方教学,能让学生专心就读,免受各种诱惑。

  汉王朱见注与汉王府另四个有实证犯错的郡王被押解到京,就被朱瞻基责令幽禁在应天府王府,其职司皆由其子继承。

  其他人都还好说,但是朱见注比朱见深还要年轻几岁,今年才二十六岁,他的儿子今年才七岁。

  让一个七岁的孩子掌管偌大的汉王府,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其大权都被朱瞻基新任命的王府长史于克定控制。

  于克定是于谦幼子,其人作风与于谦一样,油盐不进,强硬无比,有他在西洲,汉王府什么事都会受到朝廷掣肘。

  而解云返回京城之后,面圣之际,就被朱瞻基擢升为内务府广储司正四品左司长。

  广储司由御用监改置,掌各种物资储备,分配。而且左司长还有一重要职责,就是有监督银行金银调配之责。

  这个位置虽然级别不算高,权力却很大,并且负责事务繁琐,很是能锻炼人。

  而解云一上任,就面临一件重要事务,筹备大明百年庆典物资。

  只要这次的庆典稳妥办下来,负责这件事的解云,肯定又会得到晋升。

  而就在解云履任之时,已经年过七旬的议长解祯期向朱瞻基提出了辞呈。

  不过朱瞻基并没有同意,反而诚恳挽留,让他等庆典之后再辞职。

  在百年庆典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候,解祯期这个议长在职,必定又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所以解祯期考虑再三,收回了辞呈。

  五月,就在众人都以为汉王府的时间过去的时候,朱瞻基的最后一板子打了下来。

  与汉王府合作开发西洲矿产的七家王府,被朱瞻基明令迁封西洲。

  原本的南洲有十五家亲王府,这里还大部分都是荒漠地区,环境恶劣。

  而面积大得多,物产更丰富的西洲,却只有两家王府。

  如今借着汉王府的这件事,朱瞻基一下子迁封七家王府到西洲,让西洲的王府增加到了九家,而南洲只留下了八家。

  除了汉王府以外,其他的王府都乐不可支。谁都知道,在西洲不仅物产丰富,还有众多的昆仑奴,这可都是免费的劳力啊。

  在大势面前,汉王府就是有意见,也不敢提出来,只能吞下这颗苦果。

  对大明百姓来说,这件事只是一件小事,迁封王府,还没有大学迁移重要。

  到了下半年,每天的广播里都在关注一件事,那就是为了庆祝大明建国百年,各地的宗室,勋贵纷纷从各地回京,共庆大典。

  除了他们,还有挑选出来的军中英雄代表,普通百姓代表,优秀官员代表,每个能回京参加庆典的代表,都是在各自领域有卓越贡献的。

  他们的事迹,也受到了许多百姓的关注。

  而朱瞻基也有些期待,他期待的不是庆典,而是那些许多年不曾见面的老人们……

  (明天大结局,许多很久没有出现的人物,也会依次亮相,然后还有一个后记,想写一个全世界大部分都是华人的未来架空现代小说……)

  (推荐朋友的两本书,一本是狗皇帝的《回到明朝当暴君》一万均订的大作,比我成绩好了几倍。另一本是老作者白色米饭的新书《首都是地球》,老作者,新作品,值得一看。)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