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组,划拨给了九十七个军卫。

  除了南部这次没有参与北征的军卫,这些幼军的士兵几乎遍布整个大明的疆域北部,保证了每个重要军卫都有两人。

  他们的军籍也被兵部重新归档,即使是最差的,也被授予了把总的军职。

  这相当于是后世的连级干部,能够从一个小兵,被直接升到连级干部,甚至有几个被升到副团级干部,这也是所谓的一步升天了。

  但是,朱瞻基还留下了一个引子。那就是每两年要求这些人返回幼军营重新学习,他要保证这些人不被时代淘汰。

  朱瞻基另一个条件就是所有人必须在军卫里面担任教官职务,否则不予调职。

  他们这不到两百个人,即使各个三头六臂,对大明来说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想要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是让他们在战场上立功,而是把他们三年学会的这一套,传播出去。

  八月初七,大军抵达了张北后,进行了最后一次集结。经过这段时间的统计,各军卫的战功也都被统计了出来,现在要论功行赏。

  这一次的首功当仁不让是神机营的总督,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

  其次是挨了一箭的中军都督郑亨,不过他们都留在了草原里,并没有随军回来。

  所以这一次的论功行赏就显得不是那么热闹了,但是众将士的心情仍然很兴奋。因为朱棣拿出了内库的银子,在他们的俸禄之外,每个人又发了赏银,并且是不打折扣的现银。

  这次出征九个月,每个士兵的俸禄最低都在十五两白银以上。但这些俸禄一般只能拿到三成到五成,因为那些卫所的兵种地不用交税,还有各种实物发放,抵了大半俸禄。

  而且那些俸禄是由兵部发放的,朱棣这个皇帝不可能直接管这些事,他现在发放的是他作为皇帝发的奖金。

  按照级别的不同,每个士兵最低二两现银。而民壮最低一两,然后发放回家途中的粮食,免去一年的税负,以后三年不用再服役。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农民负担重的惊人。除了户赋,丁赋,地赋,还有各种劳役,加起来包括了赋、税、饷、徭、杂五大项,几十个小项的税收。

  虽然大部分税负都不是收钱,而是以各种物资,劳役抵扣,但是农民的日子苦是肯定的。

  像这次的民壮劳役都是义务的,他们为军队服役,还能有朝廷提供口粮。要是在当地服役,不仅没有工钱,还需要自备粮食。

  几十万人纷纷在朱棣面前一一跪拜,这是不能少的程序。朱棣既然花了钱,就要让所有人知道是谁给他们发的赏银。

  结果是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一一拜谢完毕,然后全部解散。

  这场战争到了现在,也才算是彻底结束。

  八月初十再次从张北出发,这一次人人都有些归心似箭了。

  就连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