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9章:我要给你生娃_哈迪帝国19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法很简单,尽量买下更多土地,然后开投资公司。

  因为这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硅谷’所在地。

  1933年,这里成为海军研发基地,周围陆续出现一些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后来海军研发基地搬迁走,美国航天委员会占用原来海军研发基地用于航天方面的研究,又出现一些为航空研发基地服务的技术公司。

  后来航天也搬走了,不过却留下不少私人科技实验室。

  而且周边还有一个优势,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有加州大学系统的其它几所大学都在附近,这也是这里后来能成为硅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人才集中地。

  哈迪派人和州政府谈,从政府手里购买大批土地,同时命令人在斯坦福大学旁边的路上,成立起一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哈迪科技投资’。

  主要投资方向就是技术研发和团队。

  威廉·肖克利此时在新泽西贝尔实验室做研究员,几年前,肖克利和两名同事发明了晶体管,并申请了专利,前两年,他又研究出新型的结型晶体管。

  威廉·肖克利后世被称为晶体管之父。

  这段时间,

  他萌生了新的想法,

  贝尔实验室用他的发明专利,赚了很多钱,他却只能拿到很少的一点奖金,还有一笔研究经费,而这笔研究经费还是用于研究的,研究出的东西会继续为贝尔实验室赚钱。

  他想赚更多钱,想成为百万富翁。

  这天,

  他在环球时报上,看到一篇广告,“哈迪集团在硅谷成立‘高科技研究风险投资公司’,为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场地支持,以及未来的市场支持,打造未来科技公司孵化池。”

  威廉·肖克利瞬间动心了。

  还有一个巧合的地方,圣克拉拉谷正是威廉·肖克利的老家,他就在这里长大,毕业于加州理工,之后又去了麻省读博士,后来被挖角去了贝尔实验室。

  不如问问看。

  威廉·肖克利怀着试探的心理,打通了哈迪高科技投资公司的电话,对方是一名接待经理,和威廉·肖克利聊了一会,得知他是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而且有成熟的产品,对他非常感兴趣,邀请他到公司详细谈谈。

  双方接触,感觉都还不错。

  随后答应对威廉·肖克利进行投资,威廉·肖克利获得第一笔160万美元投资款,成立肖克利实验室。

  至于投资公司的权益,自然按照商议的结果划分好,威廉·肖克利占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专利利润的40%,但管理权归投资公司所有,也就是说,威廉·肖克利的主要工作还是搞研究,只不过如果搞出东西,专利哈迪公司持有,所产生的利润按照股份分成。

  就这样,肖克利实验室成立,开始在报纸上做广告,他因为研究出晶体管,所以在电子科技界有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