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6章 流通障碍_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个喜欢发展县域经济的时代。而所谓的县域经济就是,工矿企业追求大而全,什么农机厂,农具厂,化肥厂、化工厂,翻砂厂,铸造厂,铁器厂,缫丝厂、纺织厂,酒厂、食品厂别人有的,咱们这个县也得有。

  如果不是因为受条件所限,恐怕所有的县里,他们还希望拥有自个儿家的钢铁厂、火电厂、汽车制造厂这些特大型企业了!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子的想法,其实还是源自于

  “自给自足”这种心态。都想万事不求人。都喜欢追求门类齐全,自己形成一个小局部的循环。

  无疑,发展这种县域经济的诱惑,是足够大的:自己县里面的工矿企业多了,就会有更多的招工名额,就能安顿更多的城镇待业青年。

  而且一家效益良好的工矿企业,能够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试想:一家500来号人的中型企业,那就是500个就业岗位,就可以解决500个家庭的生计问题。

  与此同时,这500个就业岗位,还能拉动当地的消费,促进各项服务业,运输业之类的相关行业蓬勃发展。

  仅仅这么一家拥有500人规模的企业。如果是经营良好的话,它每年所能给当地财政上交的利税,可不是一个生产大队、足足上1000号农民,所能够创造出来的。

  假如像这样的企业,在一个县里有10,20家呢?这种预想的可能性,在领导们的淳朴想法中认为是极大的。

  因为每一个县,至少管辖着10几个公社。而每一个公社,基本上都有10几家工矿企业。

  按照当初的预想:哪怕其中有一家企业的效益很好,那么这个县的工业建设,成绩就不会差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

  往往每个县一拥而上,建设的这些企业,他们有一些刚刚成立之初,其实在生产工艺、和产品的选择上。

  就已经落后了。这是企业成立之初,靠着在它们自己的县域以内销售,倒还能够勉勉强强维持下去。

  只不过,时间一长。市场自然会进行优胜劣汰,那是消费者,在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之后,他们的消费观念必然会得到提升。

  到了那时,消费者自然会去选择质量更好、款式更新颖,售后更完善的商品。

  当市场进化到这个程度的时候,靠县里面的文件,已经阻止不了消费者跨境购物。

  阻挡不了,他们跑到邻县去买东西了一旦形势发展到这个地步,那些原本是指望着能下金蛋的企业,就变成了当地沉重的负担。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那就来一条规定:不许别的县市商品越境。

  现在十里铺

  “天竞时兴家具厂”,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从脂米县拉往德绥县、发往洲子县的家具,过不了人家的检查站!

  哪怕这些县当地的供销社,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