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百章 一时瑜亮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这事儿成了,我也一样感激你,咱俩就算两清了。”

  乔万林不好继续探听,也只能识趣的会心一笑。

  “明白,明白……”

  这世上的许多大事儿,往往都是经过心思活泛的人私下串联才能促成的。

  就像三国的诸葛亮和周瑜,就像战国时代的苏秦和张仪。

  宁卫民和乔万林颇有古人之风,他们同样凭着彼此心存默契分头游说两头。

  最终,两人靠通力协作,不但完满的解决了此事,还为他们个人争取到了莫大的好处。

  首先说说宁卫民。

  还别看区里颇为嫌弃花花公子、香榭丽舍和国风“出身低”。

  但全国最大的皮尔卡顿店面——这个被宁卫民抛出的条件,却深深吸引了他们!

  再加上乔万林把宁卫民促成此事的功劳夸到了天上,没少在许副区长面前替他美言。

  还把街道厂的几身服装,以及赶出来的三个品牌专营店设计草图,让区领导们眼见为实。

  于是乎“宁卫民能够顾全大局,实在懂事”的念头,便逐渐在许副区长的心目中成形。

  “天桥商场很有可能同时拥有六个时尚服装品牌”的观点,也像蜂蜜对熊的诱惑一样,让重视社会效应更胜于经济肖秀英的区政府领导们没法不心动!

  所以最终,区政府领导班子还是统一了意见,作为一种回报和值得尝试的风险投资,给宁卫民开了绿灯。

  就这样,宁卫民如愿以偿。

  他自己的服装品牌借此登堂入室,终于可以撤出地摊儿的销售渠道了。

  转而摇身一变,成为了在重文区最大百货商场里专售的高级服装。

  在这个信息有限的年代,只要他把店面装修和人员培训,按照皮尔卡顿的模式复制出来。

  老百姓就很容易从感官直觉上认为,他的服装也是国际大牌。

  说白了,这小子自己的几家专卖店,就是浑水摸鱼的存在。

  今后在天桥百货商场,会一直以皮尔卡顿公司为对照物,沾公司的光。

  他的职务让他能够像一株爬在大树上的藤蔓那样,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尽情享受着皮尔卡顿的养分和荫蔽,从而活得滋润无比。

  此外,天坛百货商场的底商也完全成了宁卫民的囊中之物,任凭他随意规划拆分。

  租金还给的特别低,政府给了两年优惠期,三年定租期。

  头两年一平米一个月才十块钱,之后的三年一平米十五块钱,不会涨价。

  这更是给宁卫民美坏了。

  他大概算了算尺寸,天桥百货商场一层大概两千平米。

  把一圈儿的底商拿下来应该在一千二百平米左右,一个月不过一万两千块啊。

  要是六家服装品牌均分,合着每家二百平米的面积才两千块钱。

  哪怕到了1990年,也才一万八千块。

  这也太合适了。

  要不是怕吃相太难看,他转包出去交给个体户摆小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