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_纨绔出山李坏李长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感觉到被疏远。

  他皱眉,终于慢慢咀嚼出些味道来,莫非这也是皇帝想要的?

  他抬头一看,皇帝面无表情的将事情定下,吩咐众人散朝。

  就在他要走时,福安公公又过来小声道:“王爷,请稍后,陛下想见你。”

  李长河诧异,不多说跟着他往后方走。

  宫里他有记忆,但并没到十分熟悉的地步,跟着福安走过长廊,转了半天,便到一座砖瓦华丽的宫殿,这比起长春正殿小了很多,这事坤宁宫,皇帝起居的私人宫殿。

  景朝不像后来高度集权的明、清,皇宫没有那么大,不一会儿李长河便被福安带道坤宁宫正殿。

  正殿中,已有几人等候,太子,德公,羽承安,何昭,还有昨天才见面的御史中丞周华冲,还有一个他不认识,人不多,拢共六个,神色不一。

  太子似乎幸灾乐祸,德公微微皱眉,羽承安只是对他一笑,而何昭则黑着脸。

  这是怎么了?

  李长河猜不透,心头紧绷起来,一进大殿之后,上首的皇帝便摆摆手,一个小太监把一叠文书送到他面前,德公则为他介绍那不认识的人:“这位是御史大夫荀栎。”

  李长河作揖,对方回礼。

  “今日找你们几个前来,是想议定关于南方叛乱贼子的处置。

  丁家众人朕已判斩立决,只是苏州几家大商拿捏不定,他们说被贼子胁迫,最后也擒获贼子开门投降,既有功也有过,当如何来算。”皇帝淡淡道。

  “自然是从重处置,以慑妄反之心,若不从重以后人人都不怕我朝廷,不尊王法。”太子首先表态,他身为东宫太子,第一个表态也是应该。

  太子带头开口,众人开始各抒己见,羽承安第二个拱手:“确实,老臣也认为当从重,如此一来,除去太子所说的震慑宵小之外,还能还富于民。”羽承安拱拱手,上前接着说起来:“苏、泸两地百姓连遭战乱,民不聊生,此时处置几大商家,不只是为震慑逆反之心,还是为众多百姓谋求生路啊。”

  他这么说众人都没说话,就连何昭也只是脸色微微不好。

  确实,话虽露骨,也不公平,却很现实,牺牲几大商家,用抄没几大家的财富来安置两地百姓,朝廷已经没有呢么多钱了。

  年后接连的大规模出兵,国库几乎已被耗空。

  “再者,这也可以整肃各地据武做大的风气!

  文治可以安邦,兴武则会乱政,武者祸国,我朝之前数位先帝对武人管束皆过于松懈,所以才会有今日遍地乱像,宵小之徒也敢依仗武力举乱旗,严惩贼人也有制止此风的作用。”羽承安娓娓道来,众人都微微点头。

  李长河都有些开始佩服他,这事也能扯到文武立场上去,想要借机打压武人?

  这羽承安果然是老奸巨猾,莫须有的罪名随便编造一个就是,这就好比任何东西想批判,只要说“xx没灵魂”,这画虽好,可没灵魂;这字虽好,可没灵魂;这配音虽好,可没灵魂…

  羽承安的逻辑袋盖就是这样的,只要能说出个道理,那就扯上去,这确实是历朝历代的一些文官们最喜欢用的手法。

  武人祸国,他李长河不就是武人吗,在这的也只有他一个武人…

  足见景朝的文悦武嬉也和北宋差不多了,只是明面上还维持文武相济的表象。

  于是李长河拱拱手道:“羽大人高见,不过我也有一事不解。”

  “哦…王爷有何不解,若不是大事,大可私下讨论,在这说的可都是家国大事。”羽承安一脸严肃看着他。

  李长河一笑,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羽承安话说一半,是隐晦的警告他不要乱说话。

  他已明白对方是何种人也,“贼首丁毅乃是儒生,丁家一门四代,两人有功名在身,苏州知府苏家祖上也是科举中第,天子门生,那照羽大人说法,是不是也可以说文祸国政,乱首货源都是读书人呢?”

  李长河说完定定看着羽承安,他微胖的身躯顿了一下,张口犹豫半天道:“这…王爷这是牵强附会,混淆视听之辞!”

  “所以羽大人就不是牵强附会,混淆视听了吗?”他反问。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