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7章_纨绔出山李坏李长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汇聚很大的力量,在地方他们是豪强,地方要员中有一批吴家人,朝中有皇后,他们兼并大批土地是必然的。

  还有京西田家,汤家,关陇士族等等许多有名大族,随着时间推移都会遵循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直到底层地方百姓难以生存。

  雍正皇帝曾经为此努力过,不过他积劳而死之后,他儿子乾隆马上就翻了他的举措。

  道理很简单,和上层对抗,为下层争取生存空间,到头来回两面不是人,所以乾隆被贵族们捧得很高,因为他顺着大家族喜欢的来,皇帝也当得自在,他自鸣得意,也觉得人人都在拍他马屁,挺好的,却毁了底层百姓希望,断送了清王朝。

  反倒是被人骂得最多,折磨到精神紧绷,活活累死的雍正,他的那些举措确实实实在在为下层争取空间,火耗归公,改革税收,去旗人子弟的供奉等等…

  也正因如此,他死得很惨,更惨的是连大多百姓根本不明白谁对他们好,因为没有话语权,文人权贵骂雍正,他们也就跟着骂了。

  对于大族,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下层百姓没有读书途径,认知水平受限,上层大族掌握话语权,所以很容易被利用和忽悠,少有人真正明白谁对他们好。

  如今李长河就处在这种状态,他规划将来要做的一些举措,其实差不多就是当初雍正想要的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举措,一样是减少皇亲国戚的供奉,三代以上没有入仕的皇家成员,不能再免费由国家无偿养着,节省大量银子可以用在国防,赈灾,基建上,而不是白养没用的贵族。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税收改革,纳税不再按人头户口,而是按田亩数来。

  家里田地多的多纳,田地少的少纳,没有田地的不纳。

  以前纳税都是按照一家一户几口人来的,根本不管家里有田亩几何,但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家,要么是自愿,要么是被逼把家中田地卖给大户,这样一来,生活本就艰难,他们要纳税,就只能求大户人家让他们做工。

  那些大族坐拥无数田地,纳税按家里人口算,对他们来说皮毛都不是。

  如果按田亩数纳税,那田地多的士族大户必然纳得多,也会阻止他们继续兼并土地,因为田地多,交税就更多。

  而少田或者没田的普通百姓负担就会大大减少。

  李长河修路就是为这第二项准备的,这是从根本上扼制大族的土地兼并,扼制他们的扩张,到时候朝堂内外必然都会跳起来,地方上很有可能出现动乱。

  事实上当初雍正想这么干的时候,全国身上几乎都是反对声,要么阳奉阴违,要么各种慷慨陈词,最终他的胳膊也拧不过权贵的大腿。

  所以李长河想以京城为中心,将水泥路修到几个重要的之地,比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