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三策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二府休整,视情况留下一两万人马驻守岳阳城,将这颗钉子死死扎在西贼的心腹之处,迫使其无法分兵他处。

  随后,朝廷可调集陕西,河南等地的北兵,以此为骨干,在湖北,江西,广东三省再组建至少十万绿营,轮番出击,骚扰攻击消耗西贼,待敌疲敌弱之时,再出动八旗大军南征,必能稳操胜券!

  只是,若是大军主力主动撤出岳州,湖北,江西等地的绿营兵恐怕还是会有所骚动,岳阳城也有可能沦陷,那局势可能也会进一步崩坏,但只要我大军主力仍在,这些骚乱当然也不值一提。

  而且,有我大军主力在武昌,荆州等地牵制,恐怕西贼也不敢轻易攻城,此计比主动进攻更为稳妥,战场的主动权依旧在我军的手上。”

  “可若是如此,北地绿营的迁移行军费用,十万新组建大军的各项费用,每年恐怕需要近千万两白银,战事持续至今,朝廷已是无力再扩建新军了!”顺治摇了摇头,眉头紧锁,叹气道。

  这便是一个正常皇帝对于此事的最正常反应了——你说的没错,可问题是钱从哪里来?要是有那么多钱,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可若是主动进攻之策不幸败了,朝廷仍旧需要在三省组建新军,到时所费恐怕更大,那些汉军朝廷只怕也是更难约束!”岳乐闻言,却是没有丝毫让步,反而出言提醒道。

  而顺治则是顿了顿,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随后眯了眯眼睛,才又看了岳乐一眼,再度问道:“那最后一策又如何?”

  很明显,顺治暂时还没有要在三省组建十万新军的打算,更不觉得局势已经坏到了这个地步,八旗主力已经打不赢了。

  岳乐见状,心中忽然有些后悔,自己刚刚不该如此坚持的,随即顺着顺治给的台阶继续说道:

  “最后的撤退之策便是大军主动放弃岳阳,直接从陆路撤回武昌,然后就地驻扎,西贼定然不敢追击。

  如此一来,大军可以保存实力,待日后筹划妥当,士气恢复之时,再择机进攻湖南,广西,消灭逆贼。

  而且,只要我军主力完整撤离,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绿营便不敢起乱,再派忠实的汉臣前往督师,统筹三省绿营积极防御,西贼一时必然无法取得突破。

  最关键的是,汉人向来擅于内斗,只要我大军撤离,威胁暂时不在了,恐怕他们很快就会各自为战,甚至相互之间大打出手,等时机一到,我军再反杀回去,必将事半功倍。

  但是便是此策,也还是需要从各地抽调数万绿营精兵,加强湖北,江西,广东三省的防务,这笔花费可以削减,但绝对无可避免。

  特别是广东,气候炎热,疫病丛生,土豪逆贼众多,属实不利于我大军作战,但此地人口密集,商贸发达,耕地又多,若为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